課程設計大綱
本課程分為兩個階段,所有課程均以英文授課。 本計畫與台灣南部頂尖醫院之一的義大醫院及義大癌醫院有密切合作,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先進的醫療設備,幫助學生將基礎醫學知識與臨床訓練相結合。為了保持對最新醫學進展的了解並提升學習質量,學生將有機會參加由國內外醫學學者和專家舉辦的講座和演講。在第三與第四學年,學生可選擇參加國內外醫院或醫學院的國際臨床實習,這些醫院或醫學院已與義守大學及義大醫院簽訂合作教育協議,進一步深化對基礎與臨床醫學的學習。
課程規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基礎醫學科學 第一階段將基礎醫學科學與臨床醫學結合,課程採用以器官系統為單位的模組化授課方式,並輔以問題導向學習(PBL)小組教學法,將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互聯繫。
基礎醫學科學包括人體形態學(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遺傳學、病理學與影像診斷)和人體功能學(綜合生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與實驗室診斷)。進階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國際衛生、醫學史、生命教育、醫學職涯、志願服務、醫病溝通、醫學人文、與病人溝通技巧。
第二階段
臨床醫學課程 第二階段的課程主要集中在臨床課程和臨床實習。學生還需參與門診教育、教學查房、醫學模擬、期刊閱讀及臨床中心的培訓。 臨床核心課程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家庭醫學暨社區醫學、急診與重症醫學及其他相關醫學領域。持續學習是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階段的選修課程,如醫學專題研究、醫學寫作及臨床醫學專題研究等,旨在培養學生的醫學研究能力。